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人工智能的出现——被谷歌首席执行官孙达尔·皮柴形容为“比电或火的出现影响更深远”——实现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上个月,微软和星座能源公司宣布,它们将斥资16亿美元重启三里岛剩余的功能性反应堆,以推动这家科技公司投入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是一种因为有算力需求而需要大量能源的技术。
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需要更多的电力供应,对人工智能的渴望给已经老化的电网增加了最新的压力。单个用户,对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ChatGPT)或其他大型语言模型的查询,所消耗的电量可能比典型的谷歌搜索多10倍以上。美国电力研究所预计,到2030年,所有数据中心消耗的电量将占美国总电力负荷的9%左右,而目前约为4%。高盛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革命需要全球电网增加相当于日本目前全部发电量的电量。
对电力这种不断扩大的需求是在如下基础上产生的:由于汽车、供暖系统和工业化过程继续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转移,对电气化的需求已经显著增加。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如果美国要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它将需要消耗比现在多两到三倍的电。
在美国,修建一条新的高压输电线平均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而目前等待接入电网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积压量是电力系统本身的两倍。在加利福尼亚和弗吉尼亚等拥有大型科技产业的美国各州,公用事业公司拒绝了将更多数据中心连接到电网的请求,因为它们无法解决传输电和发电的限制。由于担心噪音、环境影响和对现有电力基础设施的压力,当地社区越来越反对新的数据中心项目。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但亚马逊、谷歌、元宇宙平台、微软等大型科技公司已经明确表示,无论如何都要保证获得人工智能所需的电力。无法为人工智能的繁荣提供足够的电力对这些公司的未来而言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应对电力不足所付出的成本,与计算能力上过度投资相比是相对较小的代价。因此,这些公司将不惜一切代价寻找更多的电力。
对亚马逊来说,这意味着6个多月前在宾夕法尼亚州购买的一座核电站。但是,通过收购一家现有工厂,亚马逊只是将该工厂从其他客户那里获得的零碳电重新定向,迫使电力公司寻找其他途径来弥补缺口。对微软来说,确保电力供应意味着重启一个休眠的核电站,但在美国,闲置并准备重启的核电站并不多。这种选择在日本和德国更有意义,这两个国家在海啸引发的福岛核灾难后都关闭了自己的核电站。实际上,就在上周,德国反对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呼吁不要在该国疲于应对高电价时拆除核电站。
在美国建设新的太阳能和风能之前,必须克服此类项目在选址、许可和必要的输电线路方面的特定障碍。可再生能源间歇性、不可预测的发电也不适合人工智能的许多需求。先进的核技术显示出希望,但是这样的项目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成规模上线,而科技公司在未来几年需要大量的电力。
这些动态也影响了美国科技公司在哪里建立数据中心的问题。尽管它们更愿意在国内设立数据中心,但最终还是会面临电力不足的风险。如果事实证明在国内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过于困难,它们将把目光投向海外能源和资本丰富的地区,比如中东。这反过来引发了国家安全担忧,包括向对手转让技术,以及在冲突或紧张时期能否进入人工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