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美国把25%的芯片税收抵免范围扩大到晶圆 包含太阳能晶圆
新规在最初拟议版规则提出一年多以后推出,意味着能获得税收优惠的公司范围更广。其中包括生产最终制成半导体的晶圆的企业以及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生产商。
抵免还将适用于太阳能晶圆 —— 这一意外调整可能有助于刺激国内组件生产。到目前为止,尽管对美国面板制造工厂的投资激增,但美国仍在努力促进这些零部件的制造。
不过,抵免并未扩大到整个供应链。制造晶圆所需的多晶硅等基础材料的生产厂家依然被排除在外。
退税是芯片法提供的三大补贴途径之一。该法案旨在重振数十年来生产转向海外的美国半导体行业。
国会预算办公室最初估计,税收抵免将造成240亿美元收入损失,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6月份的报告显示,实际数字可能超过850亿美元,报告“基于当前投资趋势,采用了非常保守的假设”。
采埃孚与Wolfspeed芯片项目或告吹 德国工业复苏再受打击
消息人士表示,在此之前,由于半导体需求弱于预期,Wolfspeed 决定暂停该项目,并怀疑其进入欧洲市场是否值得。
采埃孚原计划出资1.85亿美元入股萨尔工厂,该工厂主要生产电动汽车芯片。
Wolfspeed于2023年2月宣布了在德国建立工厂和研发中心的计划。如果这些计划被搁置,将意味着德国重振工业的雄心再次受挫。
媒体去年6月报道称,Wolfspeed推迟了计划,并仍在寻求资金,最早也要到2025年中期才能开工。
另外,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INTC.US)上月表示,作为削减成本计划的一部分,其位于德国东部的一家工厂的建设将推迟两年。
目前,德国总理朔尔茨正在努力重振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高昂的能源成本和监管障碍冲击了德国的工业。
朔尔茨周二早些时候对德国雇主协会(BDA)表示:“我们需要更多增长。蛋糕必须再次变大”。他承诺将与业界合作,重振经济增长。
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 AB裁员人数升至1200人
陷入困境的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 AB的裁员人数目前已达到1200人左右,此前IF Metall工会宣布将从该公司主要制造工厂解雇800多名成员。
此次裁员是瑞典北部Northvolt Ett工厂先前宣布的裁员措施的一部分,该工厂计划裁减约1000个工作岗位。上周,代表该工厂白领工人的两个工会宣布将解雇约400名成员。
据该工会位于瑞典谢莱夫特奥(Northvolt电池厂所在地)的地区分会代表莱娜·伦德格伦 (Lena Lundgren)称,IF Metall成员的裁员人数最终可能达到850人。
Northvolt目前正在努力稳定短期现金流,以确保生存。此前有报道称,该公司即将达成一项 3 亿美元的融资协议,这将为其争取更多时间获得长期融资。
西媒:欧洲半导体产业复兴面临困局
欧洲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要在2030年之前将其在全球半导体生产中的份额从目前的10%提高到20%。这样做的目的是恢复其历史上被韩国和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制造商超越的半导体生产地位。
这一努力也是欧洲实现技术主权和经济安全这一更广泛目标的一部分,因为半导体已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最关键的技术之一,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大国都在争夺主导权。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欧洲正在采取新的战略,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吸引英特尔和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等下一代芯片制造商在欧洲设厂。然而,问题依然存在:欧洲能否通过外来投资重拾失去的辉煌?能否与这些强大的东亚芯片制造商竞争?
欧洲半导体雄心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就是英特尔进入欧洲大陆从事芯片制造。欧洲领导人对英特尔在德国建厂的计划表现出极大热情。德国总理朔尔茨曾表示,这是德国现代史上最重大的外国投资,将使德国和欧洲成为世界领先的半导体生产中心之一。
然而,英特尔是否真的能帮助欧洲实现目标,至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英特尔对“美国优先”战略的承诺。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格尔辛格一直是将芯片生产带回美国的最有力倡导者之一。这一立场与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让芯片生产回归的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政治领导人不谋而合。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最近表示,如果他当选将把柏林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制造业带回美国。这让人怀疑英特尔对在德国建厂的长期承诺。
第二个问题是英特尔自身的问题。英特尔已经落后于其竞争对手台积电和三星,这两家公司在下一代芯片生产方面遥遥领先,包括推动全球人工智能革命的芯片。由于无法赶超这些竞争对手,英特尔的未来受到怀疑。有人担心英特尔会放弃海外投资计划,无法兑现在德国建厂的承诺。
欧洲的第二个赌注是台积电的投资。该公司已经宣布计划在德国建立第一家生产厂,德国政府将为台积电提供约110亿美元的巨额国家援助。这笔资金已获得欧盟委员会的批准,希望能重振欧洲对芯片的雄心。
然而,问题也依然存在:台积电能否帮助欧洲实现政治抱负?有两大问题可能会成为障碍。
首先,和英特尔一样,台积电也完全致力于所谓“台湾优先”战略。台积电董事长兼总裁魏哲家此前表示:“第一优先选择台湾,第二优先也是台湾,第三优先还是台湾。”
因此,尽管台积电在日本、美国和欧洲扩建了生产设施,但其核心业务仍将继续以台湾为根基。
第二个问题是与劳动力相关的挑战。由于全球技术工人严重短缺,芯片生产的任何扩张计划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获得足够的技术工人。欧洲同样面临熟练劳动力短缺问题,这可能会影响台积电在欧洲的扩张计划。
英特尔和台积电在欧洲的投资案例证明了欧洲目前在半导体产业领域的战略局限性。如果目前的战略仍然过分依赖外来企业,而这些企业对欧洲的长期承诺仍不确定,那么欧洲很可能无法实现到2030年提高半导体生产市场份额的目标,也无法实现欧洲各国领导人设定的实现技术主权这一目标。(编译/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