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紫光国微高层人事变动
此外,公司同日召开董事会,选举陈杰为新任董事长,马道杰为副董事长,任期与公司第八届董事会一致。
根据公告,陈杰生于1963年9月,取得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学士、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博士学位。其先后任职日本YOZAN公司芯片研发主管、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副总工程师等职务。其现任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新紫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联席总裁、执行委员会委员;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董事等职务;2023年8月起任本公司董事,2024年10月起任本公司董事长。
这是新紫光集团焕新后,旗下核心产业公司首次进行重大人事调整。
诺基亚发布三季度财报
诺基亚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在持续的市场挑战中,毛利率表现出色。
财报显示,诺基亚第三季度净销售额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下降7%(按国际财报准则计算,同比下降8%);可比摊薄每股收益为0.06欧元,按国际财报准则计算,摊薄每股收益为0.03欧元;可比毛利率同比增长490个基点,达到45.7%(按国际财报准则计算,可比毛利率增长500个基点,达到45.2%);可比营业利润率同比增长160个基点,达到10.5%(按国际财报准则计算,可比营业利润率增长70个基点,达到5.7%)。
回顾第三季度,即便部分业务仍面临市场疲软的挑战,但第三季度的一个关键亮点是基础网络业务的净销售额恢复了增长,按固定汇率计算,固定网络业务增长了9%,IP网络增长了6%。基础网络业务的订单量依然强劲,订单同比大幅增长,订单储备量也在持续增加。此外,集团层面实现了毛利率的显著提升,现金流状况稳健,本季度自由现金流达到6.21亿欧元。关于第三季度的财务表现,诺基亚的净销售额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下降了7%,其中约四分之三的下降归因于去年同期印度市场表现强劲。
诺基亚总裁、执行官龙培凯(PEKKA LUNDMARK)表示,诺基亚对整体产品组合的增长前景保持乐观。预计基础网络业务在第四季度将实现显著的增长提速,并且观察到一些结构性需求趋势,这些趋势将为未来增长提供有力支持。尽管移动网络业务面临更多市场挑战,但在本季度成功赢得了几项重要合同,诺基亚对自身的竞争优势充满信心,并且正致力于提升毛利率。在云网服务业务领域,5G核心网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同时在网络自动化、云化和实现网络应用接口(API)方面也有显著进展。诺基亚技术业务集团持续受益于智能手机更新周期结束之后的稳定局面,并在拓展新增长领域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
广汽比亚迪合资公司散伙!1.04亿元出售49%股权
此次产权转让完成后,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客车将不得继续使用“广汽”字号和商标等无形资产,也不得再以国家出资企业子企业名义开展业务。
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由比亚迪和广汽集团分别持股51%和49%。
中创新航起诉宁德时代、特斯拉等侵权
根据公告,四起诉讼中索赔额的一项涉及“液冷板式电池模组”,被告为宁德时代和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武汉)有限公司。
中创新航称两家公司侵犯了其权,要求停止制造、销售侵权产品,同时,要求宁德时代销毁所有侵权产品及其侵权产品的专用模具/设备,并赔偿其经济损失5.6亿元及200万元维权支出。
英特尔深陷信任危机
英特尔回应
绑定在一起,成为美国芯片战略的合作公司,不仅得到了85亿美元的直接补助,还有11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
英特尔这家全球年收入500多亿美元的公司,近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市场。2021年英特尔CPU占国内台式机市场约77%,在笔记本市场占约81%;2022年英特尔在中国的x86服务器市场份额约91%。英特尔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却“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就砸锅”,不断做出损害中国利益、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事情。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引发业界震荡,英特尔美股盘前直线下挫,一度跌超3%。
此前,中国监管部门曾开展对美光科技的网络安全审查,建议国内关键基础设施运营商停止对其采购,认定该公司产品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此举措正是美国政府对美光科技实施了“不可靠实体清单”,限制该公司向中国市场出口部分产品,实施制裁的同一天。美光科技股价应声下跌,竞争对手如三星电子、SK海力士趁机抢占市场。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放弃中国市场可谓“自杀”式行为,毕竟美光过去几年的收入25%来自中国。
在网安协会发文第二天,英特尔随即发文称,作为一家在华经营近40年的跨国公司,英特尔严格遵守业务所在地适用的法律和法规。英特尔始终将产品安全和质量放在首位,一直积极与客户和业界密切合作,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走下神坛的英特尔
随着AI时代的加速,英伟达“风光无限”,而英特尔颓势早露端倪。有媒体称“英伟达有多高光,英特尔就有多低落”。2024年8月,英特尔2024年第二财季财报显示,营收128亿美元,同比下降1%。净亏损达16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为15亿美元。
此前,英特尔曾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下滑趋势。包括计划在2025年实现节约100亿美元成本,减少1.5万个职位,约占员工15%。还宣布从第四季度开始暂停向股东派发股息,这也是近32年来首次暂停派息。
虽然依靠这些短期举措可以有助于公司降本增效,然而作为科技公司英特依然需要长期研发投入保持创新和可持续。而在相关调研机构调研中发现,科技公司中英特尔处于投入大产出低之列。
今年8月业界曾传出高通将收购英特尔的意向。高通和英特尔同为消费电子行业巨头公司,支撑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等多个产品芯片供应,而其一旦合并,势必引发全球多国政府反垄断审查。并且,英特尔业务线和高通互补性不强,高通很可能花费巨资获得一个“美丽的包袱”。近日,有消息称,高通将收购的正式决定或放在11月的美国大选结束之后,意从美国新政府的贸易态度做出判断。此外,这个时间点,英特尔会发布第三季度业务,很可能进一步压低市值,从而降低收购成本。
在电信领域,英特尔与国内电信运营商的合作由来已久,不仅限于处理器芯片,而是深入到了整个产业链生态建设,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领域均有所合作,尤其是5G+边缘计算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此外,英特尔与国内互联网大厂合作密切,在AI、存储、游戏、短视频等领域持续合作。如果此次建议落地,对英特尔在华销售产品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将促进英特尔产品服务的安全合规。
英特尔也在回应中表示,我们将与相关部门保持沟通,澄清相关疑问,并表明我们对产品安全和质量的坚定承诺。
三星电子宣布全面退出 LED 业务,聚焦功率半导体和 Micro LED 领域
IT之家 10 月 21 日消息,据央视财经报道,由于集团整体业绩未达预期,韩国三星电子最近启动了业务架构的调整,其中半导体部门决定全面退出发光二极管(LED)业务。这一决定标志着继 2020 年 LG 电子退出后,韩国两大电子企业都退出 LED 业务。此前,三星电子主要生产和销售电视、智能手机闪光灯等用途的 LED 产品。
三星电子在 2012 年通过合并三星 LED 公司正式涉足 LED 照明领域,但近年来该业务的表现持续低迷,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逐渐减弱。尽管每年销售额仍可达约 104 亿元人民币,但相较于三星电子的整体营收,占比微不足道。公司认为,难以从这一业务中获取预期的利润,因此决定将其剥离,集中资源于功率半导体和 Micro LED 等更具增长潜力的核心领域。
功率半导体在电动汽车和能源存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被认为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而 Micro LED 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尽管在量产和成本控制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全球市场竞争激烈,但仍被视为未来显示领域的重要突破口。
与此同时,三星电子在半导体等优势领域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今年以来,其股价已下跌超过 23%。根据最新数据,外国投资者连续 28 个交易日净卖出三星电子股票,创下历史最长纪录,期间公司市值蒸发了约 90 万亿韩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4673.7 亿元人民币)。
作为韩国经济的支柱企业,三星电子去年的出口额占韩国出口总额的约 18%。因此,三星电子的业绩下滑不仅影响到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出口竞争力,还会波及与其合作的上下游企业。考虑到这些企业为韩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有分析指出,三星电子的困境可能会引发更深层次的经济危机,不仅仅局限于单一企业。
蓝思科技:2024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 462.28 亿元,同比增长 36.74%
宁德时代:前三季度整体销量接近 330GWh,Q3 产能利用率已比较饱和
第三季度营收 922.78 亿元,同比下降 12.48%; 前三季度营收 2590.45 亿元,同比下降 12.09%; 第三季度净利润 131.36 亿元,同比增长 25.97%; 前三季度净利润 360.01 亿元,同比增长 15.59%;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 2.9877 元 / 股,同比增长 25.76%; 总资产 7382.35 亿元,同比增长 2.94%;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 130.73 亿元,同比减少 12.12%。